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:创新为先,让低碳科普走进大众心间
杭州钱塘江南岸矗立着一座形似“金元宝”的建筑,远远望去,“金元宝”中央镶嵌着一个“地球”,这便是全球第一家以低碳为主题的大型科技馆——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。
自2012年7月开馆以来,数百万观众走进这里,感受低碳与科技的魅力,在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中,探索守护生态文明对人类的意义。
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,“一个宝藏遛娃地”“跑男同款科技馆”“值得N刷”等词条被用户反复提及。在“科普”越来越“出圈”的新时代,低碳科技馆不断创新科普形式,丰富科普内容,致力于围绕低碳主题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科技馆。
打造“有趣味”“值得逛”的科技馆
在“全球变暖”展厅,直观感受极端气候给地球带来的变化;循着“牛羊的碳足?!?,学习牛羊从进食到生产“甲烷”的全过程;走进“低碳科技”展厅,了解我国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的原理,在海浪的波涛声中点亮明灯……
馆长蒋晓斌向记者介绍了几项广受观众喜爱的馆内展品,这百余件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展品,围绕低碳科技、低碳城市、低碳生活等方面,向公众普及低碳知识,传播低碳理念。除常设展厅外,短期主题展览、科普实验室课程、巨幕和球幕两座特效影院,也吸引了大批观众。
为了丰富观众体验,低碳科技馆不断引入“数字化”技术,打造数字资源汇聚平台,将资源、活动和观众进行智慧连接。利用三维图形技术等,构建线上数字低碳科技馆,实现观众“云”游览。同时,基于通用大语言模型技术,低碳科技馆还开发了“双碳”科普领域模型——“AI‘碳’索”。观众可以通过低碳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或进入官网“AI‘碳’索”专题版块,随时与AI助手“小碳”展开互动,获取“双碳”领域知识解答和趣味科普内容。
顺应时代发展,丰富科普资源供给
近年来,低碳科技馆探索了一条“展示与活动、传播与交流、普及与研究相结合”的发展新路,服务“双碳”、助力“双减”,奋力打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科普窗口。
蒋晓斌说:“我们充分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,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科普活动。”每年低碳科技馆都会举办杭州市中小学“低碳改变环境”系列科学主题活动,开展栽种季、实验季、科模季等特色活动,面向上百万青少年学生“播撒科学的种子”。
低碳科技馆全年不间断开展“碳索者俱乐部”“低碳实验室”“科普活动角”等公益科普课程,让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,体验科技魅力。定期举办“科学家精神电影展映活动”,让科学家精神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扎根。
五年来,低碳科技馆举办了“从‘杭州制造’走向‘杭州智造’展” 、“走进人工智能——人工智能+元宇宙科普展”等大型主题展览,全面展现杭州低碳城市建设、科技创新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。
擦亮品牌活动“金名片”,线上科普资源同步升级。低碳科技馆拍摄制作《气候变化》《健康饮水》等系列科普视频160部,宣传视频82部,其中80部科普视频被学习强国、科普中国、光明网、科界等主流科普平台转载,点击量累计达1300万人次。
为科学教育做“加法”,低碳科技馆与全市中小学广泛建立“馆校共建”机制,开展1+X课后托管服务,推进“流动科技馆”进校园活动,在“一馆多点”模式的推广下,拉近青少年与科技前沿的距离。
提升自身能级,脚踏实地“科普惠民”
据统计,低碳科技馆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教育活动4096场,接待来馆观众345.3万人次,观众满意率达99%。接待团队1713个,其中包括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。
低碳科技馆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光伏一体化、日光利用与绿色照明等十大节能技术,场馆内部的设施、展品展项、材料工艺等均坚持绿色低碳理念,是国内第一家获得“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证书”的科技馆。
下一步,低碳科技馆还将进行提升改造,通过AI、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手段,按照“突出科学原理、展示技术创新、体现杭州特色”的更新改造理念,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展品展项、优化数字服务、更新参观设施。(低碳馆)